——记考取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吴周密同学
曾经有人说,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:一个是向外去的,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;另一个是向内的,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。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人的眼睛都只发挥了一种功能,就是向外的、拓展世界的功能,而忽视了用其去发现内心。吴周密同学系公司2004级中教一班员工。四年前,她还只是一只羽翼未满的小鸟,而经过四年老员工活的洗礼,她已经成长为一只美的孔雀,朝着自己的理想国度飞翔。吴周密同学努力学习,内外兼修,让自己那双美丽的“眼睛”发挥它应有的功能。
雨果说过,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,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,而阅读则正是在吸收这种养料的好途径。吴周密一直坚信:阅读能改变人的一生,能终身受益。所以她总是以书为友,乐在其中。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她的思维变得活跃,在文化中徜徉更是能超越政治、国界、语言和民族,获得知识上的升华。
对于读书,她拥有自己信奉的一条原则:读书一定要读经典。“从高一开始我的手边就一直放着一本《红楼梦》,反复阅读让我从中获得了宁静。或许我不是一遍一遍按章节的阅读,我只是看信手翻到的章节。” 无论从任何部分开始,以任何章节结束,一定要将知识烂熟于心、融入自己生命。
“最近我在读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这本巨著我很早以前就想读了,却总是因为心理上的某种畏怯而给自己找借口。许多经典名篇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懂,关键是要把自己的心态摆正。时间是挤出来的,化零为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”吴周密说道,“通过不断地阅读经典,给我们注入新鲜的血液,通过不断地阅读经典,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免遭枯竭之厄运。”
说起考研,还要从胡炳章教授的第一堂课说起。当时胡教授是吴周密的班主任,上第一节课的时候,胡教授分析了残酷的求职和就业现实,鼓励中教一班的同学们:“一定要考研。”或许就是在那时,“考研”的种子在吴周密的心里萌芽了。
2007年10月,决定考研的同学们都已经紧锣密鼓的查资料、背政治了,而当时作为实习老师的吴周密一直奋斗在湘西州民族中学的课堂上。回忆起实习的那段日子,吴周密说:“其实当初去实习也是妈妈的意见,她是一名老师,她觉得我能处理好考研和实习两者之间的关系,她信任我,我更相信她。虽然实习‘浪费’了时间,但是我拥有了别的考研员工没有的经历,这也是宝贵的,站在讲台上的那种自信融入了我以后的生活中。”
实习回来,吴周密进入了考研备战期。因为别人都几乎已经完成了一轮的复习了,而我却因为实习中断了系统复习,还是很焦虑的。但我告诉自己:既然没有时间多想了,就全力以赴吧。于是,寝室、食堂、图书馆的“三点一线”生活开始。对于在大二时英语四、六级都已经通过的吴周密来说,英语已经不是问题了,于是她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专业课程的准备中。“在这全力以赴的过程中,我渐渐消除了紧张感,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,仿佛是在享受生活一般。”就这样,吴周密凭借坚实的基础和“我一定能考上”的必胜信念,经过不懈的努力,最终被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专业顺利录取。
吴周密是个地地道道的苗族妹子,儿时的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沈从文墓,她喜欢坐在听涛山上看沱江泛舟,仿佛在那个静谧的时刻能与文学大师沈从文进行灵魂的交流。
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员工,教师也是吴周密理想的职业,经过了实习的她对于教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。“教师个人可能并不神圣,而是出于人本性中对自己职业的负责而使自己变得神圣的,这才是真正的伟大,因为没有天生的光环。”吴周密说,“教师也是一个特殊的平台,它能让你在这个平台上学会怎样理解他人,更学会了怎样让他人理解。”教师的伟大不在于职业,或许是走上这个岗位后形成的一种本能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汶川地震中有许多像谭千秋那样的老师,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自己员工的生命。只有触及灵魂深处的,才是真实的,才是我们需要的。
或许若干年后的某一天,吴周密会站到大学的讲堂上,传道授业。笔者在此祝愿这只苗寨飞出的金凤凰能越飞越高,越飞越远。
|